<menuitem id="54mjf"></menuitem>

      1. 柳鋼“十五”結構調整回顧之三

        作者:鋼結構網    
        時間:2009-12-23 10:00:50 [收藏]

          柳鋼在五年的大規(guī)模技術改造過程中,全部依靠自身力量,自籌資金,滾動發(fā)展,別人要用8至10年時間才能完成的技改量,他們硬是只用5年就拿下來了。而這一系列的技術改造又創(chuàng)造了我國鋼鐵建設史上的多項記錄,被業(yè)內人士稱為"奇跡"和"獨一無二的柳鋼模式"。
          據悉,至"九五"末,42年里國家給柳鋼投入的建設資金只有9.73億元,導致柳鋼的技術裝備水平非常落后,除了中板軋機符合國家的產業(yè)政策外,66型的小焦爐、24平方米的小燒結機、15噸的小轉爐等設備全部是被國家列入淘汰的技術裝備。
          柳鋼總經理梁景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,以前柳鋼底子薄、裝備落后,在國家沒有投入的情況下,柳鋼要想做大做強,只能依靠創(chuàng)造性的思維,走自主創(chuàng)新、自力更生之路。而"多、快、好、省"四個字正是柳鋼5年技改之路的最好總結。
            奇跡之一:多
          5年時間,柳鋼對所有的工序進行了改造,實施技改項目多達200多項,平均每年達40多項,此為其一;其二,投資多。整個"十五"完成投資78億元,比"十五"前40多年技改投入的總和還多。尤其值得稱道的是,這么大的資金投入,國家沒給一分錢,而企業(yè)本身資金又有限,需要用錢的地方又太多,怎么辦?
          柳鋼的辦法是:"不等不靠,自我積累,滾動發(fā)展。"一方面,柳鋼通過抓財務管理,推行公司理財,把資金運營放在財務管理的核心位置,加大資金管理和監(jiān)控力度;另一方面,密切銀企合作關系,多渠道籌措資金。如此運作,每年的技改資金都能確保到位,瓶頸問題得以解決。同時,資產負債率始終控制在50%左右的安全區(qū)域,實現了企業(yè)資產的保值增值,使資金運作進入良性循環(huán)軌道。
          奇跡之二:快
          時間就是效益。科學管理,柳鋼有高招:第一,對工程項目實行招標和風險承包責任制。第二,規(guī)范工程結算管理,嚴把工程資金關、質量關、時間關。財務、企劃部門做好統(tǒng)籌安排工作,按輕重緩急科學調配技改資金,加強資金監(jiān)控,嚴把立項關。第三,在實施技改的過程中,充分調動相關生產廠和施工單位干部、職工及工程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和創(chuàng)造性,掀起了一個又一個大干技改的熱潮。
          正是由于有這樣的得力舉措,柳鋼的技改創(chuàng)造了一個又一個冶金行業(yè)建設史上的奇跡:1號100噸大轉爐施工9個月告捷;2032毫米熱軋寬帶鋼卷生產線開工到建成投產只用13個月……尤其是7號高爐工程,從2004年1月5日奠基到6月27日出鐵,不足6個月,創(chuàng)出了柳鋼高爐建設速度新高。而澳洲BHP公司的專家說,在他們那里建設這樣的高爐沒有18個月是搞不定的,投資則是柳鋼的2.5倍。
          奇跡之三:好
          柳鋼實施的技改項目,從立項到實施,堅決做到全程質量控制,設計起點要高,施工質量要好,就如煉鐵、煉鋼一樣,不到火候不出爐,一旦出爐便是優(yōu)質產品。比如,2003年11月25日投產的1號100噸轉爐,包括七機七流斷面為120毫米至160毫米的方坯連鑄機,是目前國內先進的現代化煉鋼設備,全過程自動化操作煉鋼。
          如今走馬柳鋼,2000年以前的設備幾乎全部脫胎換骨,變成了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自動和半自動化的新型大高爐、大轉爐和現代化軋鋼生產線。煉鐵300立方米的小高爐變成了1000多立方米的大高爐;煉鋼的15噸小轉爐變成了100噸的大轉爐;軋鋼生產線從原來的復二重軋機到現在的現代化全連軋軋機;還有高速線材生產線、連軋棒材生產線、中板生產線、中型全連軋生產線、熱軋板帶生產線等數條全自動控制的現代化軋鋼生產線。
          柳鋼的裝備實現了大型化、規(guī)?;?、現代化,使目前的43項主要技術經濟指標有10多項進入全國同行業(yè)前3名。其中,中板生產綜合合格率指標名列同業(yè)第一。該公司質量部甘貴平部長告訴記者,2000年,柳鋼僅有1個品種獲得冶金行業(yè)的金杯獎,到2005年,共有7個品種獲得金杯獎。鋼材優(yōu)等品率從2000年的1.40%上升到2005年的80.52%,鋼材廢品率從2000年的0.48%下降到2005年的0.13%。
          奇跡之四:省
          "把技改的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。5年間柳鋼完成了從年綜合產鋼100萬噸能力到600萬噸能力的建設,其他的同行要完成新增500萬噸能力至少要花120個億到200個億,而柳鋼只花了不到80個億,節(jié)約超過40個億。" 柳鋼總經理梁景理對于柳鋼這5年來的技改之省如是說。
          這得益于柳鋼的大膽創(chuàng)新和從源頭上抓起等舉措。在技改中,柳鋼大膽堅持自主創(chuàng)新與引進先進技術相結合。如建設的所有大高爐均是柳鋼自己設計、自己制造、自己施工,并在國內首創(chuàng)1000立方米以上大高爐成功采用球式熱風爐技術,僅此技術的成功應用就比其他鋼廠建設同樣一座1000立方米級的高爐節(jié)省資金30%--就是說能節(jié)省好幾千萬元。
          實際上,在整個"十五"技改項目建設過程中,柳鋼都根據自身的實際,不貪大不求全不求洋,講求實用實效原則,使每一個項目的建設都比別人節(jié)省一大筆錢??赡苡腥藭?,這樣搞出來的裝備是不是大打折扣了?事實勝于雄辯,柳鋼只用13個億就建成的一條2032毫米寬的熱軋寬帶鋼卷生產線,軋機設備是從英國引進,自動控制系統(tǒng)是從德國西門子公司引進,液壓AGC系統(tǒng)是從美國引進,且是國內第三條超過2米寬的熱軋生產線。而就是同樣的一條裝備先進的現代化生產線,山東萊鋼建設用了32億元。
          奇跡之五:增產不增污
          柳鋼在實施"十五"結構調整規(guī)劃的過程中,堅持環(huán)保"三同時"原則,環(huán)保投資10億至11個億,實現了增產不增污目標。
          大規(guī)模、高強度、現代化的環(huán)保配套投入,使柳鋼在大規(guī)模擴張過程中對柳州的環(huán)境壓力卻越來越少。如煉鐵高爐全部采用干法除塵,高爐應用TRT技術,燒結廠、耐材廠、轉爐廠除塵系統(tǒng)改造,煤氣脫硫綜合利用以及節(jié)水工程的實施等,使柳鋼在生產總量增長4倍的情況下,所有的固體廢棄物、廢水、廢氣排放量仍實現達標排放。其中噸鋼新水消耗從2000年的56立方米下降到2005年的12立方米,工業(yè)用水循環(huán)率由2000年的71%提高到2005年的89.6%。
          走進柳鋼生產廠區(qū),天空看不見煙塵,沒有很多鋼鐵企業(yè)灰頭土臉的痕跡,空氣中也聞不到異味;廠區(qū)綠樹成蔭、草坪茵茵,讓人有幾分走進花園的愜意。今天的柳鋼,正以其嶄新的姿容展現在柳州市民面前。
          下載附件:
        • 點擊下載

        • "歡迎大家轉摘!轉載須注明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(xié)會建筑鋼結構網(www.iluxenio.com)謝謝合作!"

        相關文章:

        文章標題
        建筑鋼結構網--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(xié)會建筑鋼結構分會官方

        免费国产香蕉视频在线观看,国产精品xxxx国产喷水,亚洲欧美久久美女香蕉视频,亚洲av无码乱码中文
          <menuitem id="54mjf"></menuitem>